桂林优路教育 培训资讯

工程措施费如何计算

来源:桂林优路教育  时间:2025-08-01 11:28:58

桂林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工程措施费到底怎么算?这恐怕是不少工程人刚接触预算时的“老大难”。明明图纸看懂了,分部分项工程费也算得七七八八,可一到措施费就发懵:哪些该算?按什么标准算?算少了怕赔钱,算多了怕甲方砍,较后稀里糊涂凑个数,结果不是结算时扯皮,就是项目利润偷偷“缩水”。

  桂林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把“措施项目费”掰开揉碎了讲——从定义到分类,从具体算法到实操案例,再到老预算员总结的避坑技巧,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下次算措施费心里有底,再也不当“糊涂账”的背锅侠。

  先搞懂:到底什么是“措施项目费”?

  很多人觉得“措施费”就是“施工时顺便花的钱”,这种理解可太浅了。措施项目费,其实是为了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不构成工程实体,但又必须投入的费用。打个比方,分部分项工程费像盖房子的“砖、瓦、钢筋”,看得见摸得着;措施费就像“脚手架、安全网、夜间照明”,虽然不是房子本身,但没它们这房子根本盖不起来。

  为啥要单独算措施费?因为它太“灵活”了——不同项目、不同施工方案,措施费能差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比如同样盖10层楼,用悬挑脚手架和落地脚手架,脚手架费能差一半;市区项目要考虑夜间施工降噪,郊区项目可能就不用。要是一开始没算明白,后期要么自己贴钱,要么跟甲方掰扯不清,项目利润可不就跟着“打水漂”?

  别懵!措施项目费分“两大阵营”

  算措施费头等步,先搞清楚它分哪几类。按现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措施项目费主要分“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大类,简单说就是“能算量的”和“按费率算的”。

  头等类:可计量措施项目(能算量,按清单算钱)

  这类措施费有具体的工程量,比如脚手架搭了多少平方米、垂直运输用了多少台班,能像分部分项工程一样,按“工程量×综合单价”计算。常见的有:

  脚手架费(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等)

  垂直运输费(塔吊、施工电梯等)

  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模板面积、支架用量)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比如塔吊进场、安装、拆卸的费用)

  第二类:不可计量措施项目(按费率,基数×费率)

  这类措施费没有具体工程量,主要根据项目规模、工程类型、地区政策等按“费率”计算,核心是找到“计算基数”和“适用费率”。常见的有:

  安全文明施工费(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

  夜间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的照明、降效等费用)

  二次搬运费(材料不能直接运到现场,需要二次转运的费用)

  冬雨期施工增加费(冬季防冻、雨季排水等措施费用)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竣工验收前,对成品的保护费用)

  记住这个分类,算措施费就像“给手机分类相册”,先归好类,再一个个算,就不容易乱。

  核心来了:7类常见措施费的具体算法

  光知道分类还不够,得掌握每类费用的“计算公式”和“计算逻辑”。下面这7类是工程中较常遇到的,咱们一个个说清楚。

  1. 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基数×费率”算,有强制标准

  安全文明施工费是“红线费用”,必须单独列项,专款专用,甲方不能随便砍。它的计算方法是 “计算基数×规定费率”,关键是找对“基数”和“费率”。

  计算基数:通常有3种(各地规定可能不同,以当地定额为准)

  分部分项工程费+可计量措施项目费(较常用,适用于清单计价)

  定额人工费(适用于定额计价)

  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部分地区用)

  费率:由当地造价管理部门规定,按工程类型(建筑、市政、安装等)和工程规模(比如檐高、层数)划分,一般在2%-6%之间。比如某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檐高≤20m的建筑工程,费率为3.5%;檐高>20m的,费率为4.2%。

  举个例子:某办公楼项目,分部分项工程费1000万,可计量措施项目费(脚手架、模板等)100万,当地规定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为3.8%,基数为“分部分项+可计量措施项目费”。

  则安全文明施工费=(1000万+100万)×3.8%=41.8万

  2. 夜间施工增加费:按“夜间施工工日×单价”或“费率”算

  夜间施工增加费是指因夜间施工发生的夜班补助费、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计算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按工日算):适合能明确夜间施工工日的情况

  公式:夜间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工日数×夜间施工单价(单价含人工降效、照明费等,各地定额有规定,比如某省为80元/工日)

  方法二(按费率算):大部分项目用这种,基数一般是“定额人工费”,费率0.5%-2%(各地不同)

  公式:夜间施工增加费=定额人工费×夜间施工费率

  注意:不是所有项目都能算夜间施工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甲方要求赶工(合同约定需夜间施工),二是施工场地限制(比如市区白天不能施工,必须夜间作业)。自己为了抢工期夜间施工,甲方可能不认这笔钱。

  3. 二次搬运费:别瞎算,看“距离”和“条件”

  二次搬运费是指材料不能直接运到施工现场指定地点,需要再次转运产生的费用(比如材料卸在工地门口,要搬到楼里;或者场地狭小,材料堆不下,需要临时堆到场外再运回)。

  计算方法通常是 “计算基数×二次搬运费率”,基数一般是“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费率0.3%-1.5%(各地不同,且和运距、材料类型有关)。

  提醒:别看到材料转运就想算二次搬运费!定额中已包含“材料从施工现场仓库到施工地点的水平运输”,只有当“材料运距超过定额规定距离”或“因场地限制发生二次转运”时才能算。比如某省定额规定“材料场内运距≤300m”,如果实际运距500m,超出的200m才能算二次搬运费。

  4. 冬雨期施工增加费:按“费率”算,看地区气候

  冬雨期施工增加费是指在冬季或雨季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采取防冻、防雨、排水等措施发生的费用(比如冬季买防冻剂、搭暖棚,雨季挖排水沟、买雨衣等)。

  计算方法是 “计算基数×冬雨期施工费率”,基数一般是“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费率0.5%-2%(北方冬季长,费率可能高;南方雨季长,雨季费率可能高,具体看当地定额)。

  举个例子:某北方项目,冬季施工3个月,定额人工费+机械费共200万,当地冬雨期施工费率1.2%,则冬雨期施工增加费=200万×1.2%=2.4万。

  5.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按“实际措施”或“费率”算

  这项费用是指竣工验收前,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比如墙面、地面)和已安装设备(比如电梯、空调)采取保护措施的费用(比如铺塑料膜、搭防护棚、派人看守等)。

  计算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按实际措施算):能明确保护措施用量的,按“工程量×综合单价”算(比如用了1000塑料膜,单价2元/,则费用=1000×2=2000元)

  方法二(按费率算):不好量化时,按“分部分项工程费×费率”算,费率一般0.1%-0.5%

  6. 脚手架费:按“搭设面积”算,别漏了“特殊部位”

  脚手架是可计量措施项目,核心是算“搭设面积”,再套对应清单的综合单价(含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

  不同脚手架的计算规则不同,常见的有:

  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搭设高度”算(高度从设计室外地坪算到檐口,有女儿墙算到女儿墙顶)

  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算(不扣除门窗洞口)

  满堂脚手架: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算(超过3.6m才计算,高度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算)

  举个例子:某单层厂房,外墙外边线周长100m,檐高8m,搭设双排外脚手架,当地清单综合单价15元/。

  则外脚手架费=100m×8m×15元/=12000元

  注意:别漏了特殊部位!比如电梯井脚手架、设备管道脚手架,这些也要单独算。

  7. 垂直运输费:按“工期”或“建筑面积”算

  垂直运输费是指用塔吊、施工电梯等设备,将材料、人员从地面运到施工楼层的费用。计算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按工期算):按“垂直运输机械台班用量×台班单价”算(需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机械类型、数量和使用天数)

  方法二(按建筑面积算):较常用,按“建筑面积×垂直运输单价”算(单价和檐高、结构类型有关,比如某省规定:檐高≤20m的砖混结构,垂直运输单价80元/)

  举个例子:某10层住宅楼,建筑面积5000,檐高30m,当地垂直运输单价120元/。

  则垂直运输费=5000×120元/=60万元

  手把手案例:某项目措施费计算全流程

  光看公式可能还是懵,咱们拿一个“3000办公楼项目”(檐高25m,框架结构)举例,手把手算一遍措施费,你跟着对一对,就知道实际怎么操作了。

  项目基本信息

  分部分项工程费:800万元

  可计量措施项目费(脚手架、模板等):80万元

  定额人工费:150万元,定额人工费+机械费:200万元

  地区:某中部省份(按该省2023年费用定额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

  1. 安全文明施工费:基数=分部分项工程费+可计量措施项目费=800万+80万=880万,费率(檐高25m建筑工程)4.0%

  安全文明施工费=880万×4.0%=35.2万元

  2. 夜间施工增加费:合同约定需夜间施工10天,按费率算,基数=定额人工费=150万,费率0.8%

  夜间施工增加费=150万×0.8%=1.2万元

  3. 二次搬运费:场地狭小,材料需二次转运,基数=定额人工费+机械费=200万,费率0.5%

  二次搬运费=200万×0.5%=1万元

  4. 冬雨期施工增加费:雨季施工2个月,基数=定额人工费+机械费=200万,费率1.0%

  冬雨期施工增加费=200万×1.0%=2万元

  5. 已完工程保护费:按费率算,基数=分部分项工程费=800万,费率0.2%

  已完工程保护费=800万×0.2%=1.6万元

  6. 脚手架费:外脚手架面积=外墙外边线周长×檐高=120m×25m=3000,综合单价18元/

  脚手架费=3000×18元/=5.4万元

  7. 垂直运输费:按建筑面积算,建筑面积3000,单价110元/

  垂直运输费=3000×110元/=33万元

  措施项目费总计

  35.2万+1.2万+1万+2万+1.6万+5.4万+33万=79.4万元

  怎么样?跟着算下来,是不是清晰多了?实际项目中,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工程信息,替换对应的基数、费率和工程量就行。

  老预算员的3个避坑提醒

  算措施费,光会公式还不够,这些“经验坑”你得避开,不然照样白忙活:

  1. 别漏项!先列“措施项目清单”再算钱

  新手较容易漏项,比如忘了算“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费”,或者漏了“超高施工增加费”(檐高超过20m可能需要算)。建议算之前,先对照当地“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规范”,把所有可能涉及的措施项目列出来,再一个个判断是否需要计算,就像“购物前先列清单”,不容易漏。

  2. 费率别瞎套!看“工程类型”和“地区政策”

  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类型的费率差很大。比如安全文明施工费,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的费率不同;同一地区,市区项目和郊区项目的费率可能也不同。算之前一定要查当地较新的“费用定额”或“造价信息”,别拿着别的地区的费率硬套,不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 施工方案是“灵魂”!措施费要跟着方案走

  措施费和施工方案直接挂钩:用爬架还是脚手架?用塔吊还是施工电梯?这些都会影响措施费金额。所以算措施费前,一定要和技术部门沟通,拿到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实际采用的施工方法算,别自己“拍脑袋”定方案,不然算出来的钱和实际花的对不上,结算时就麻烦了。

  措施费计算,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在于“分类清晰、基数找对、费率用准、结合方案”。刚开始可能会慢一点,但多算几个项目,把每个费用的逻辑搞透,你会发现:原来措施费也能算得明明白白,项目利润自然就“稳稳当当”。

  以上内容基于现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各地区实施细则,若后续有政策调整,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glyoulu.5zix.com/news/138836/ 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桂林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工程措施费如何计算的全部内容。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较新课程

桂林一级建造师全科培训班

桂林一级建造师全科培训班

对于急于获取一级建造师考试证书的人来说,

咨询 报名

桂林一级建造师冲刺培训班

桂林一级建造师冲刺培训班

优路教育推出的冲刺培训班,是针对一建考试

咨询 报名

桂林二级建造师全程培训课

桂林二级建造师全程培训课

二级建造师考试,包括法律法规、施工管理以

咨询 报名

桂林一级建造师全科总裁培训课

桂林一级建造师全科总裁培训课

优路教育为了能够让学员更好、更迅速的突破

咨询 报名

桂林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课程

桂林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课程

优路教育针对想要报考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

咨询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