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较近总有人问我:“想转行做工程造价,听说要考个‘造价员’证书,这个证好考吗?我符合报考条件吗?”说实话,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都得先澄清一个关键信息——现在已经没有“造价员”这个证书了。
桂林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2016年国务院取消了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其中就包括“造价员”,后来整合为“二级造价工程师”,2019年开始全国统一考试。所以咱们现在说的“工程造价入门证书”,其实指的是二级造价工程师。
那回到核心问题:二级造价工程师好考吗?报考条件严不严?今天结合自己带过500+学员的经验,给大家掰扯清楚,内容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准备入行的朋友一定要看到较后。
一、先搞懂:你要考的到底是什么证书?
很多人还停留在“造价员”的旧概念里,这其实是信息滞后的坑。我见过有学员傻乎乎准备了半年“造价员考试”,较后发现早就不考了,白白浪费时间。
重点提示:2016年后,“造价员”证书正式取消,转为水平评价类资格,2019年起由“二级造价工程师”替代,证书全国通用,含金量更高。
简单说,现在想做工程造价,入门级证书就是二级造价工程师;以后想往高处走,再考一级造价工程师(相当于以前的“造价师”)。别再纠结“造价员”了,咱们聊的“好不好考”“报考条件”,都围绕二级造价工程师展开。
二、报考条件:哪些人能考?门槛高不高?
二级造价工程师的报考条件不算苛刻,但也不是“谁都能考”,主要看学历+工作年限。各地政策会有细微差别,但大体一致,我整理了较常见的几种情况,你可以对号入座:
1. 学历是基础,中专起步
中专/职高学历:只要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工程类相关专业,毕业满2年就能考;如果是非工程类专业,得满3年。
举个例子:我之前带过一个学员,中专学的“建筑工程施工”,毕业在工地做了2年施工员,想转造价,直接就能报名,去年已经拿证了。
大专学历:工程类专业毕业满1年;非工程类专业满2年。
比如大专学“会计”(非工程类),毕业做了2年财务,想转行造价,也符合条件。
本科及以上学历:工程类专业毕业就能考(不用工作年限);非工程类专业满1年。
这里有个“隐藏福利”:如果本科是“工程造价”“土木工程”这类核心专业,毕业当年就能报名,比中专、大专生少等1-2年。
2. 特殊情况:有没有“免考”或“放宽条件”?
部分地区对“从事工程造价工作满10年”的人有放宽政策,哪怕学历不够(比如高中),也可能允许报名,具体得看当地住建厅的通知(比如江苏、广东就有类似政策)。
另外,如果你已经有“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考二级可以免考《基础知识》科目,直接考《实务》——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大部分人都是从零开始考。
总结一下报考条件:较低中专学历+工程类专业2年工作经验(非工程类3年),学历越高,需要的工作年限越短。 门槛不算高,尤其对中专、大专生很友好,毕竟很多工程类岗位都认这个证。
三、考试到底难不难?我这样的“零基础”能过吗?
这是问得较多的问题。说实话,二级造价工程师不算“简单到裸考能过”,但也绝对不是“难到啃不动”,关键看你怎么学。我带过零基础的宝妈、转行的程序员,较后都顺利拿证了,总结下来,难度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考什么?两门科目,各有侧重
二级造价工程师考两门: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全是选择题(单选+多选),考的是造价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些,偏记忆。这科相对简单,把教材过2遍,真题刷透,70分(满分100)不难。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主观题为主(计算题、案例分析),分“土建工程”“安装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4个专业,你选一个考。这科是难点,比如算混凝土工程量、套定额、调价,需要理解+大量练习,很多人挂就挂在实务上。
2. 经过率怎么样?比一级简单,但别掉以轻心
官方没公布全国统一经过率,但根据各地数据,二级造价工程师的经过率大概在15%-25%,比一级造价工程师(经过率5%-10%)高不少。不过别觉得“25%”很高,因为每年都有30%的人是“裸考打酱油”,真正认真学的人,经过率能到50%以上。
我去年带的一个班,42个人,较后过了23个,就是因为大家都跟着计划学,实务题一道一道练,没偷懒。
3. 难点在哪?3个“坑”要避开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基础知识背起来容易,但实务里的计算特别绕,比如“清单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的区别,很多人学的时候觉得简单,做题时算着算着就乱了。
政策更新快:造价行业政策每年都有小变化,比如增值税率调整、新的计价规范,教材可能没及时更新,需要自己关注较新政策(这点后面备考部分会说怎么解决)。
“零基础”没人带,容易走弯路:比如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对着厚厚的教材从头啃,效率低。我见过一个学员,自己学了3个月,连“平整场地工程量怎么算”都没搞明白,后来跟着网课重点学实务,1个月就开窍了。
所以,难不难?对认真学、有方法的人来说,不难;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背不练的人来说,难。 零基础完全不用怕,找对方向,3-4个月足够通关。
四、3个月备考通关指南:我带学员亲测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备考时喜欢“堆时间”,每天学8小时,但效率低。其实考二级造价工程师,不用搞“疲劳战”,关键是“精准发力”。分享一套我带学员用的3阶段备考法,亲测零基础也能跟上:
头等阶段:基础打底(1个月)——别贪多,先把教材啃透
资料别买太多:官方教材(中国计划出版社)+近5年真题,足够了。别买一堆辅导书,反而抓不住重点。
基础知识怎么学? 先看网课(选那种“划重点”的,别听照本宣科的),把每章的核心概念标出来(比如“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量清单的5个组成部分”),看完一节就做课后题,错了的题标红,第二天复习。
实务先别急着做题:头等阶段主要搞懂“是什么”,比如“什么是清单项目特征”“定额怎么套用”,把教材里的例题看懂,知道每一步为什么这么算,比盲目刷题有用。
第二阶段:强化刷题(1.5个月)——实务是重点,每天练3道计算题
基础知识:刷真题+背错题。真题至少刷3遍,头等遍按章节刷,第二遍按年份刷,第三遍只刷错题。重点记多选题的易错点(比如“哪些费用属于措施项目费”,每年都考)。
实务:分专业突破。如果你选“土建专业”,重点练“建筑面积计算”“混凝土工程量”“装修工程计价”;选“安装专业”,重点练“管道工程量”“电气设备安装”。每天至少做3道计算题,掐时间练(比如一道案例题控制在30分钟内),做完对照答案,把步骤写清楚(考试按步骤给分,哪怕结果错了,步骤对了也能拿一半分)。
避坑提醒:别用旧真题!比如2019年以前的“造价员真题”可以参考,但别当重点,因为现在的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大纲和以前不一样,题型也变了。
第三阶段:冲刺模拟(0.5个月)——按考试时间做整套卷子
每周2套模拟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基础知识2.5小时,实务3小时),用答题卡答题,模拟真实考试氛围。很多人平时做题还行,一到考场就慌,就是因为没练过“时间管理”。
背高频考点:把基础知识的高频考点(比如“增值税计算”“合同价款调整”)整理成笔记,每天早晚各背15分钟;实务的公式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书桌前,比如“平整场地工程量=底层建筑面积+外墙外边线长度×2+16”,多看就记住了。
关注较新政策:考前1个月去“当地住建厅官网”看看有没有新文件(比如2024年部分省份调整了人工单价),这些可能会影响实务的计算题答案,别用旧数据做题。
五、考下证书后,你的职业能走多远?
较后说点实在的:很多人考这个证,是想知道“值不值”。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建筑行业,造价岗位是“刚需”——只要有项目,就需要算量、计价、控成本,永远不愁没饭吃。
考下二级造价工程师后,你可以去:
施工单位:做造价员、预算员,跟着项目走,积累现场经验,月薪6k-10k(二三线城市);
造价咨询公司:做造价审计、招标控制价编制,项目多,成长快,月薪8k-15k(一线城市);
甲方(房地产/基建公司):做成本管理,工作相对稳定,福利好,适合长期发展。
而且这个证是“跳板”,有了二级,工作3-5年就能考一级造价工程师,到时候薪资翻倍、晋升管理层都不是问题。我之前一个学员,考下二级后跳槽到咨询公司,现在带团队做项目,年薪已经20w+了。
其实不管考试难不难,报考条件严不严,关键还是你有没有“想入行”的决心。建筑行业虽然辛苦,但只要肯学、肯练,踏实考个证,未来的路会很稳。
较后提醒:各地报考时间、具体条件可能有差异,比如部分省份对“非全日制学历”的工作年限计算方式不同,大家报名前一定要去“当地人事考试网”查较新通知。
- 详情请进入桂林优路教育
- 咨询电话:18697915607
- QQ咨询:2056625662 微信同号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glyoulu.5zix.com/news/141016/ 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桂林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工程造价员报考条件有什么的全部内容。






